top of page

Moodle 網上教育平台

以下是我們共6節的擊退網絡欺凌網上課程的一些教材例子:

A.   網絡欺凌模擬

通過模擬網絡欺凌事件,電子課程的學生逐漸學會辨別線上的暴力行為以及反思這些行為的心理原因和影響。

《『佢平時唔係咁咖...』:網絡如何改變人類行為》

模擬事件(前篇):我愛彭彭group

⋆⋆ 活動反思(1)⋆⋆

請就『我愛彭彭group』一事,完成活動反思1:

你有多同情『彭彭』的處境?

你覺得同學的對話有趣嗎?

你認為他們的嘲諷是否合理呢?

如果你是『彭彭』,你會如何處理同學們的嘲諷?

模擬事件(後篇):彭志文的剖白

⋆⋆ 活動反思(2)⋆⋆

請就『我愛彭彭group』及彭志文的剖白的過程,完成活動反思(2):

看過剖白後,你是否同情彭志文的處境?

你覺得同學的對話好笑/有趣嗎?

看過剖白後,你認為他們的嘲諷合理嗎?

如果你是彭志文,你會否覺得被好朋友心怡背叛?

你認為彭志文的好朋友為什麼會在群組裏嘲笑他?

例子1: 去個人化的影響
B.   討論網絡欺凌

在網上課程中,各種各樣關於網絡欺凌的話題討論幫助了學生明白這種行為背後的因由。以下是其中一些關鍵概念:

  1. 網上常見的感知偏差

  2. 反對網絡欺凌的實用策略

  3. 心理學概念(如匿名性,去個人化,情感反應缺失)

  4. 案例分析

 

C.  其他學習材料/資源

學生使用其他學習材料(如視頻、說明和真實案例)來討論以上列出的概念。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是指個人處於群體之中的時候,由於喪失自我意識(loss of self-awareness)而導致自我導向能力及責任感有所削弱,從而令一個人做出一些單獨活動時不會做的行為。

請觀看影片:Trick-or-Treating & "Deindividuation" (4 minutes)

影片內容概要:

研究人員於萬聖節設立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去測試去個人化現象。實驗中,孩子會單獨或跟其他孩子一起到研究人員的家裡去討糖果。研究人員把糖果碗(和一些金錢)放在門口旁,並指示每個孩子只能拿一顆糖果(當然不能偷金錢啦)。結果顯示,單獨前來的孩子多拿糖果和會偷金錢的機會一群前來討糖果的孩子顯著地低。另外,就算孩子處於群體之中,如果要他們說出自己的名字或自己家地址也能有效減低他們多拿糖果和偷金錢的機會。這實驗說明去個人化的特性。

 

 

 

 

 

 

 

 

 

 

 

 

 

 

 

 

 

為什麼去個人化在網絡上特別明顯?


網絡除了提供匿名的溝通模式,還給予我們無數個虛擬聚集平台(例如Whatsapp 群組,Facebook page,forum等等)。這些虛擬平台除了能讓我們何時何地都處於一個群體之中,可盛載的人數還非常龐大。 龐大的群體加上可匿名留言等元素使去個人化於網絡上變得格外明顯-就如片中偷金錢和多拿糖果的小孩一樣,處於群體中又能隱姓埋名的時候,我們的自控能力和責任感都會有所減弱。

例子2:欺凌或被欺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視頻與討論

你也可參考以下聖博德學校製作的網絡欺凌短片。影片中的學生透過角色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旁觀者的心態。當中亦交代了去個人化和看不見受害者的情緒反應如何影響旁觀者和欺凌者的行為。其中一名學生更扮演老師教導學生易地而處。有興趣籌備反欺凌工作坊的同學不妨多多參考!

*例如傳播某些網絡謠言能構成誹謗等嚴重罪行

請觀看影片:網絡欺凌

⋆⋆ 活動反思(3)⋆⋆

就以上影片回答下列兩條小問題:

你認為彭志文的好朋友為什麼會在群組裏嘲笑他?

你認為應如何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bottom of page